6月26日中午,雨后泾河源公路两侧鲜花盛开,美丽的花海与满山葱郁的树木、新建的村庄、 随处可见游客,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车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沿着20公里旅游服务带一路前行,从旅游景区到游客服务中心,在一个个乡村旅游点,处处能感受到泾源县近年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发生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泾源县始终紧紧围绕“全民、全景、全时、全业”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整合生态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按照点轴联动、轴线开发、连通景区、带动城区、提升服务区的思路,实施旅游城镇、旅游交通、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旅游文化、旅游营销等项目,打造“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观景、冬季滑雪”全域旅游新业态,全力构建“主干道路线状带动、美丽村镇组团推进、生态城市聚合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为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各项目标任务落在实处,泾源县成立以县委、政府领导为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发展全域旅游,必须举好“一面旗”,创建全域旅游,必须下好“一盘棋”,做实旅游规划,必须画好“一张图”,做大旅游格局,必须夯实“一条线”的目标,3年来累计投资近18亿元,以20公里服务带和30公里美丽公路为纽带,围绕交通、旅游综合服务、景区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示范村、农家乐、旅游扶贫等重点,建设了一批投资规模大、覆盖区域广、项目类型优、带动能力强的旅游项目,有效增强了旅游业核心竞争力。
“今天我接三桌客人,都是从银川来的,从5月份开始,游客慢慢多了,去年我的农家乐收入7万元,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万元。”在泾河源镇河北村,5号彩虹农家乐主人李福海高兴地说。
泾源县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以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项目,全县农家乐经营户达到288余户,解决就业1560人,带动近3.7万农民通过参与旅游综合服务创收增收,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旅游特色产品手工作坊、农家乐经营等业态,参与旅游扶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
6月26日下午,在泾河源镇泾光村二楼,泾源县文化旅游和广电局举办的2020年泾光村旅游服务文创产品实用技能培训现场,近50名村民前来参加。泾源县文化旅游和广电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县每月都要举办各种乡村农家乐服务标准、文创产品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报务水平和技能,为村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推动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
在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中,泾源县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主导产业,坚持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围绕旅游转方式、三产围绕旅游上台阶,促进旅游在横向上与三次产业渗透融合,在纵向上贯穿全产业链,促进了草畜、苗木、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带动了金融、交通、物流、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彰显了旅游产业的融合力、亲和力、催化力,成为泾源县经济增长点。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将景区的营业时间推迟到上午10点,及时引导预约到达景区的游客。”6月26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营销、游客中心经理安斌说。
6月26日晚上,游人来到泾源县八方隆旅游特色商业街,选购当地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品尝泾源黄牛肉火锅……
6月27日早晨7点以后,游客和当地居民纷纷走进县城卧龙山公园,这个将景区与县城连为一体的公园,也是泾源县的体育示范区,登上云雾缭绕卧龙山,让人心旷神怡。
处处都是旅游资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端午节期间,正在全力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泾源县鲜花盛开、云雾绕山,成为游客休闲避暑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