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岭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324户1238人,其中回族313户1205人,现有建档立卡户94户362人,未脱贫14户38人。近年来,生态移民搬迁四组、六组共97户375人。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1元。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杨岭村考察精准扶贫情况,给予了杨岭村村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为全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年多来,杨岭村在基层党建、村容村貌、产业培育、民风建设等方面变化显著,乡村振兴的势头正劲。
一是党建基础稳步夯实。中组部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相继选派了2名优秀干部担任杨岭村第一书记,全力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选拔了3名年轻有为的返乡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干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级组织议事决策会议、村民诉求“月月清”等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成立杨岭村产业联合党支部,培育党组织带头人2名、村致富带头人4名,向村民传授经验技术,提振发展信心。
二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按照“突出特色产业、景村融合发展”的理念,种植露天观赏和经济花卉930亩,建设百花溪谷400亩,打造花田花海旅游项目。加快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村道4条7.8公里,实施“三线”入地改造和污水处理7.8公里。完成民宿改造137户,拆除土坯房348间,危房改造90户。新建标准化卫生室、幼儿园、游步道、观景平台,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建设杨岭村史馆,成为党员教育基地、群众培训基地和文化活动中心。
三是产业培育成效显著。采取公司引领、合作经营、产业互补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确保户户都有两个以上增收产业。草畜产业方面,将农户的基础母牛通过自愿入股方式到企业进行集中养殖,安格斯基础母牛每头每年保底分红960元,黄牛进行市场价评估后按0.8%保底分红。成立骊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第一批投放9户90只骊羊,由企业以高于市场价10%的订单回购羔羊。继续依托杨岭村产业联合党支部和萧关肉牛养殖合作社,通过贴息贷款动员建档立卡户发展养殖,共托养安格斯基础母牛114头、育肥牛82头,由企业以高于市场价36%的订单回收牛犊。目前全村肉牛存栏量已达到619头。旅游产业方面,积极培育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实施农家乐改造提升13户,旅游产品制作销售9户,引导村民参与旅游产业发展。流转土地1100亩建设生态牧场,借助生态观光创造旅游收入。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村民花卉栽培、烹饪、花儿学唱、刺绣等旅游技能324人(次),实现户户都有1—2人掌握劳动技能。中蜂养殖方面,依托花田花海项目种植的近千亩蜜源植物,大力发展中蜂养殖,采用“大手拉小手”和“1+10” (即1个示范户带动10户贫困户)养殖模式,通过大户引领、能人带动等办法,扶持24户贫困户养殖中蜂300箱。
四是民风建设持续好转。在全村选拔8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组建老年服务队,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环境卫生监督等工作,发挥老有所为的作用;选拔8名返乡致富青年人组建青年突击队,带头参与杨岭建设和产业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选拔12名孝敬老人、乐于参加文化活动的妇女,成立妇女文明队,发挥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上的独特作用。举办各类文艺汇演,村民自发编唱的花儿《习主席来到了杨家岭》红遍全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制定村规民约,规范人情消费,教育群众摒弃陈旧观念,促进邻里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