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春色花正开
2021年泾源县文化旅游广电工作纪实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泾源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区、市、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旅游兴县、文化润县”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为着力点,以“休闲避暑旅游县”“西部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形象定位,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加大探索创新力度,激发文旅发展活力,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旅游充满诗意,让文化走向远方。
坚持聚焦合力,党史学习教育走“新”入“心”
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文化旅游广电工作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和载体,认真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推动文化旅游广电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让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使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真正“新”起来、“活”起来。全年开展集中学习32次,专题研讨10 次,讲党课8次。立足文旅广电部门职能,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17个,办结率100%,切实让文化旅游广电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为民办实事跑出“加速度”。
坚持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展现新担当
1.常态化落实防控措施。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区、市、县党委决策部署,构建防控组织体系,完善防控工作机制,指导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严格落实文旅场所疫情防控指南,稳妥组织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常态化落实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工作精准高效,文化旅游市场健康有序稳定。
2.刚性化落实关停通知。10月22日,按照各级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及时印发了《停业公告》,第一时间关闭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化旅游经营场所,暂停所有文旅活动和各类演出, 防止疫情在文化和旅游领域传播。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各类文旅经营场所近500家次。
3.多样化开展线上活动。疫情期间,积极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线上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县文化馆、图书馆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资源,推出了舞蹈、快板、器乐演奏、剪纸、花儿演唱、民间故事、书法绘画、图书推荐等丰富多彩的线上展示展演和阅读服务活动30余场次,参与群众2万多人次,营造了温馨互动、精彩共享的文化氛围。
坚持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新提升
1.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文化活动和图书服务网络,推进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实施了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及数字化建设项目,对各分馆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建设文化馆公共文化云平台,采购图书10余万册,“两馆”分馆乡镇覆盖率100%。新建1个村级文化广场,维修改造5个村级文化广场,为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发了文化设备器材,对5个农民文化大院和1个农村文艺团队进行了提升,采购配送了文化设备,我局扶持的“泾源县六盘山秦剧团”获得全区优秀民间文艺团队称号,全县文化设施服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不断健全公共文化场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做实做好公共场馆免费开放,全年“两馆”到馆人数 8万余人次,线上服务人数2万余人次,文化服务实现提质升级。
3.文化惠民落实见效。创新服务机制,延伸服务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将文化的种子“种”在群众中,文化惠民有温度,群众生活有热度。精心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惠民文艺演出和广场文艺演出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全年完成“送戏下乡”60场次,“戏曲进乡村”84场次,广场文艺演出9场次,演出场场都精彩,节目个个正能量。
4.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文化供给,文化活动精彩不断,轮番上演。开展了“非遗过大年 秦韵展风采”秦腔展演、“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线上文化服务、非遗产品线上展示、“金牛送福欢度元宵”猜灯谜有奖活动、“千灯万福喜乐荟萃”和“赏春意品书香暖万家”等一系列线上迎新春活动。先后举办了“翰墨颂党恩 永远跟党走 百年变迁——献礼建党100周年”书法绘画摄影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 幸福生活舞起来”暨第七届全县广场舞大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县合唱比赛等活动,制作了《泾源县原创歌曲》专辑,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20余场次,受益群众8万多人次。
5.全民阅读品牌效应凸显。开展了“流动红书包”投放和地方文献资料征集活动,先后举办了迎新春猜灯谜、线上答题、图书推荐和 “4.23”世界读书日送书“六进”、“党史”学习阅读答题、亲子阅读互动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以及讲红色故事、“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朗诵、“你选书我买单”读者选购体验、红色经典影片展映、书法美术兴趣班假期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泾源。
坚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得到新发展
1.文物赋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强化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充实完善文保单位档案资料,严格落实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加大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和文保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力度,开展安全检查30余次,文物保护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完成了文保单位基础信息录入、石窑湾石窟专项调查和保护修缮项目申报以及黄河流域(宁夏段)泾源境内文物调查、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核查工作,文物保护单位和建设控制地带纳入全县国土空间规划。
2.非遗赋能,非遗魅力持续彰显。加强非遗保护利用,强化非遗活态传承,扶持发展非遗传承基地和非遗传承人,剪纸、刺绣、手工艺编织、根雕、陶器制作技艺、地方特色小吃等非遗项目实现非遗保护和产业收益的双丰收。“九碗十三花制作技艺”“麦芽糖制作技艺”成功申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泾源剪纸进校园实践案例”获评全区优秀保护实践案例。组织传承人参加了2021年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暨“两晒一促”优品大赛,自治区传承人于福琴剪纸作品获三等奖,姚治富获优秀奖。参加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宁夏黄河流域非遗美食大赛,泾源九碗十三花获得最具匠心奖第一名。积极开展非遗项目挖掘、普查、申报和宣传展示工作,搜集、整理《泾源民间故事》80余万字,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非遗保护意识,努力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坚持创新驱动,全域旅游取得新实效
强化创建组织保障,健全完善联动创建工作机制,对标对表,聚焦聚力,查漏补缺,整改提升,提请申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奋楫笃行高效推进。印发了《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2021-2025年实施方案》,补充完善了全域旅游应知应会、倡议书、宣传公约等资料,编制了全域全景图,完成了文牍资料整理汇编及汇报视频编撰,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接受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验收认定,以全区综合赋分第一的成绩通过区级评审验收。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10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6亿元,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旅游产业迈出了坚实的发展步伐,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赢的目标。
坚持互融铸魂,文旅产业得到新加强
1.重点工作高质量落实。结合县域内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深度解析新时期、新阶段文化旅游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编制完成了《泾源县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按期完成了涵盖三大项33类重大建设项目的储备入库,为“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效保障。
2.文旅融合迈上新台阶。突出抓好文旅宣传、品牌打造、软环境提升和基础设施改善四个关键,重点围绕生态休闲、红色文化、乡村体验、康养度假、冰雪运动“五条路径”强推猛促,创品夯基。印发了《2021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了《泾源县引客入泾奖励办法》,全面优化全域旅游核心吸引物,广泛开展景区上A、管理上档、品牌上榜、精品上线、产品上市、服务上星活动,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擦亮唱响“绿色六盘 多彩泾源”旅游品牌,文化有了旅游作为载体,旅游有了文化作为内涵,文旅融合生机勃勃,“诗和远方”行稳致远。
3.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泾源县被认定为首批“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2021年“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跻身全国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大湾乡杨岭村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成功认定泾河源省级旅游度假区,泾河源镇入围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泾河源镇、冶家村、河北村、泾光村、杨岭村入选第一批“宁夏特色旅游村镇名单”,八方隆宾馆四星级旅游饭店评审通过星级评定,完成了自治区旅游精品民宿和星级乡村旅游点登记评定申报工作,源峰宾馆正式盘活运营,六盘山珍特产馆成为我县全域旅游发展“旅游+工业”网红打卡地,香水新村10套民宿内装进入扫尾阶段,一批富集特色的餐饮饭店、主题酒店为泾源旅游综合服务增色添彩,遍布街区、主干道的旅游标识标牌、灯箱灯带使“山水泾源、避暑胜地、康养福地”的金字招牌靓丽纷呈。
4.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实施了一批“短平快”基础建设项目,完成了县城游客集散中心改造提升、全域旅游宣传灯箱、全域旅游宣传资料印制、《柳毅奇缘》实景剧数字化设备采购、北山差转台无线数字覆盖设备采购和供电专线采购、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提升及图书馆图书采购项目,实施了老龙潭龙文化宫消防提升改造、老龙潭烈士陵园维修、大湾村综合文化广场建设、全域旅游标识牌建设、旅游厕所建设、村级文化广场维修项目,旅游产业龙头示范引领效益日趋显现。
郊游坚持品牌至上,旅游宣传营销呈现新气象
旅游宣传推陈出新、形式多样,泾源旅游品牌声名远播。完成了“泾源文旅季”系列宣传资料(旅游指南、画册、折页、手卡)设计编印,开展了“两晒一促”“云上文旅馆”宣传营销活动,“县长晒优品”“宁夏有礼了”开启泾源优选好物的品鉴之旅。举办了宁夏固原·泾源第二届冰雪文化体育旅游节、5.19中国旅游日、品味泾源美食展、六盘山珍啤酒节、宁夏(泾源)六盘山旅游季“万人惠游六盘”活动网络直播、大湾乡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系列宣传节庆活动,邀请区内外网络达人、知名主播、网红歌手走进泾源,宣传泾源,银川怀远市场60余座宣传灯箱让泾源的美景美色美食点亮了首府的夜色,区内外主流新媒体及微信大号联盟“走进泾源、享受自然”、坐着专列浪泾源、清凉避暑到泾源、若知有泾源何必下江南、泾源优品等系列营销活动,激活了“人气”,聚起了“财气”。
坚持多措并举,安全播出实现零事故
全面加强安全播出保障和技术监管能力建设,健全应急预案和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全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了广播电视在庆祝建党100周年 和“两会”、“五一”、国庆、春节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
坚持管服并重,市场监管实现新作为
时刻绷紧市场监管弦,紧抓安全生产不放松,扎实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场所200余家次,实现市场监管常态化、全覆盖。不断强化与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防联动,严格审查行政许可申请,严查文旅经营场所违法违规行为,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稳定持续向好。
风劲潮涌自当乘风破浪,砥砺征程更需策马扬鞭。泾源县文化旅游广电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凝聚合力、迸发活力,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奋力推进文化旅游广电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实效,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美丽新宁夏的泾源篇章贡献力量,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